中医治未病,人工智能化来帮忙
2021年11月2日 来源:河南丰泰医疗器械销售有限公司
现今系统科学的兴起与人工智能等后现代前沿科学技术的进步,可以帮助中医走上智慧之路,弥补中医在数据、信息、技术等方面的不足,使个性化、碎片化、模糊化的中医临床经验与知识也将有科学的表达方式。而中医健康管理正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,并对接前沿科学技术,以状态为核心,借助系统工程原理、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等,以实现对人体状态信息规范、连续性地采集、储存、整合与分析,然后进行状态辨识,并自动匹配干预方案,最后对干预效果进行反馈评价。整个过程可通过不断地深度学习来修正和优化,从而建立起智能化的中医健康管理体系,以实现对人体健康状态全周期整体、动态、个性化把握。
智能化中医健康管理模式
在中医状态学理论的基础上,借助现代科技手段,可建立起的智能化、自动化中医健康状态管理模式。首先,立足中医整体观念,通过计算机与信息技术,对人体健康状态信息实现规范、连续性的采集、储存、整合与分析;其次,通过建立数据挖掘方法对宏、中、微观状态表征参数集成分析,并通过智能算法模型对人体状态进行辨识;再者,利用大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技术,依据状态辨识结果自动匹配干预方案;最后,借助大数据与互联网平台实现状态的更新及效果反馈评价,并通过不断学习和自我修身以提高辨识、干预水平,从而建立起智能化全链式的中医健康状态管理模式,见图1。
1.健康状态信息收集将整体观念与系统工程原理相结合,借助计算机与信息技术,可规范收集反应机体内在健康状态的外在表征信息,同时通过相应集成学习算法实现多源异构参数的处理。
2.人体的状态虽然是动态变化的,但可通过对外在表征的客观化测量来反应某一阶段的内在状态,正如《灵枢·本脏》所言:“视其外应,以知其内藏”。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可得出不同表征参数对某状态要素的权重(即贡献度)来分别计算不同状态要素得分,然后借助人工智能技术,如多标记学习、AdaBoost方法、神经网络及模糊数学等方法构建状态辨识模型,同时挖掘各状态之间相关性以解决多状态兼杂问题,最后综合辨别生命某一阶段所处的状态。
3.状态干预与评价状态干预方案是建立在充分挖掘“治未病”方法的相关文献和系统评价有关研究基础上,根据“状态可辨、状态可分、状态可调、效果可评”的原理,从生活方式、运动、饮食、情志、针灸、推拿、中药等多层面入手。以辨证论治为基础,并借助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等技术,模拟有经验的“老”中医,针对不同状态辨识的结果,自动生成个性化的干预方案。